> FM电台大全 > “虫出乃投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虫出乃投间”的出处是哪里

哟,王安石可能是最早的「皮肤科段子手」——写个疥疮都能卷成哲学现场!「虫出乃投间」表面讲挠痒挠到血溅大腿的社死场面,实则暗戳戳玩双关:虫子(问题)一旦冒头,就得赶紧「投间」(趁虚而入解决)。这不就是现代人拖延症晚期,非要等蟑螂爬满厨房才买杀虫剂的真实写照?

但老王格局更大——他搞变法时,旧党反对派就是那窝「虫」,等矛盾爆发(虫出)才动手(投间),结果被喷成筛子。你看,问题发酵才处理,就像痔疮发作才戒辣,晚了!

举个栗子:商鞅变法直接「趁虫未出先投间」,用军功制把贵族蛋糕切了;某互联网大厂996争议闹大后才调休,反而被骂「治标不治本」。所以啊,「虫出乃投间」是危机处理的下策,上策得学扁鹊大哥——治病于未发。最后灵魂一问:你手机里那些「改天再整理」的相册,算不算当代「虫出」行为?

“虫出乃投间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虫出乃投间”出自宋代王安石的《疥》。

“虫出乃投间”全诗

《疥》

宋代 王安石

浮阳燥欲出,阴湿与之战。

燥湿相留连,虫出乃投间。

搔肤血至股,解衣燎炉炭。

方其惬心时,更自无可患。

呼医急治之,莫惜千金散。

有乐即有苦,惬心非所愿。

作者简介(王安石)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