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FM电台大全 > “终日卧云忘早晚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终日卧云忘早晚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终日卧云忘早晚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终日卧云忘早晚”出自宋代释文珦的《卧云歌》。

“终日卧云忘早晚”全诗

《卧云歌》

宋代 释文珦

潜山道人性疎懒,地覆天翻浑不管。

草座麻衣居绝巘,一间茅屋云常满。

颇爱云纵亦萧散,於焉誓与云为伴。

终日卧云忘早晚,梦回日照云床暖。

彼此无心体舒缓,所以相从加缱绻。

他年我死云独存,云应惋惜吾生短。

《卧云歌》释文珦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卧云歌》是宋代释文珦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卧云歌

潜山道人性疎懒,

地覆天翻浑不管。

草座麻衣居绝巘,

一间茅屋云常满。

颇爱云纵亦萧散,

於焉誓与云为伴。

终日卧云忘早晚,

梦回日照云床暖。

彼此无心体舒缓,

所以相从加缱绻。

他年我死云独存,

云应惋惜吾生短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描述了潜山道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寄托。道人性情懒散,不关心世俗的喧嚣和变迁,宛如卧于云间,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。他居住在绝峰之巅,穿着简朴的麻衣,一间茅屋中常常弥漫着云雾。

道人对云的存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他喜欢云的自由飘逸的姿态,因此他发誓要与云为伴。他整日躺卧在云中,忘却了时间的概念,只顾享受云床上温暖的阳光。他与云无心无忧地相互依偎,相互缠绵。

诗末,道人想象自己死后,云仍会独存,并对自己短暂的一生表示惋惜。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,与云的持久存在形成对比。云的长久存在凸显了人的生命短暂,从而呼应了佛教的禅意和生死观。

这首诗词以简洁、淡泊的语言表达了道人淡泊名利、追求自由与宁静的心境,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和对佛教思想的倾慕,给人一种超脱尘俗、追求心灵自由的美感。